日本三大竞舟活动:男人们的水上荣耀之战

2025-09-20 17:06:43
源于神话和中国的竞舟活动 日本四面环海,河流湖泊众多,各地都有竞渡角逐的竞舟活动。其中广为人知的有,美保神社(岛根县松江市)由来...

源于神话和中国的竞舟活动

日本四面环海,河流湖泊众多,各地都有竞渡角逐的竞舟活动。其中广为人知的有,美保神社(岛根县松江市)由来已久的“诸手船神事”。它源于出云让国的神话(出云的大国主神将国土让给皇祖神的神话传说——译注)。该仪式重现了天庭使者乘坐众人划桨的“诸手船”(一种独木舟——译注)来会见美保关的事代主神的场景,以此表达对渔业丰收和五谷丰登的感恩之情。

12月3日在美保关举办的“诸手船神事”

在日本各地,众人划桨竞渡的祭神仪式逐渐演变为激烈的比赛。此外,还有冲绳的赛龙舟(Hari)等活动源于从中国传到东亚地区的“爬龙船龙舟赛”,现已在日本社会生根发芽。

只要有一个人划桨技术不过关或不投入,整艘船就无法快速前进。这需要老手向新手传授技巧并反复练习,众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也增强了氏子(信奉所住地区守护神“氏神”的居民——译注)之间的纽带。竞舟既是祭神仪式,也是当地人的荣誉之战。接下来,我们将从中选取三个精彩的比赛为读者做一介绍。

行驶在中国汨罗江支流的爬龙船。船头装饰着龙头雕刻

和歌山,熊野速玉大祭 御船祭

(新宫市,10月16日)

使用9艘传统“早船”进行比赛

熊野川流经纪伊半岛。这条河在熊野速玉大社所在的河口至位于中游的熊野本宫大社之间的河段被称为“川之参拜道”。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纪伊山地的灵场与参拜道”的组成部分。在熊野速玉大祭第二天举行的“御船祭”中,人们会在这条神圣的河流上举行划船比赛。

在“早船”之后,船身涂着朱漆的“神幸船”在“诸手船”的牵引下缓缓前行

起点位于速玉大社东北方新熊野大桥附近的权现河原。将神轿放上神幸船后,9个地区的选手同时开始划船。这些早船在上游1.6公里处的御船岛环岛3圈后,最后抵达位于南岸的乙基河原。

在16-17分钟的比赛中,每位选手的划桨次数高达600次。强劲的划桨声在河两岸回荡。竞舟在争夺内侧赛道时会发生激烈碰撞,其场面极具震撼力。

11名选手划船逆流而上

在环岛比赛中,各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

早船调转船头,开始新一轮的角逐。当姗姗来迟的神幸船抵达乙基河原时,这片土地已是薄暮时分。神灵被迎进一个用新鲜的杉树叶搭建的临时神社。人们在篝火旁举行“镇神之舞”等仪式。四周的氛围一下子从激战转化为神秘。

据说,这重现了古代迎接诸神的神社的样子

广岛,东野住吉祭

(大崎上岛町,8月13日)

朴实无华的船体令人联想到锋利的日本刀

大崎上岛位于濑户内海中央,是室町时代“备中守”(掌管备中国,即现在冈山县西南部的行政事务的官员——译注)小早川家族率领的水军(海盗)“备中船手众”占领的一个岛屿。“棹传马竞舟”是岛上一项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棹传马原本是用于母船和陆地之间通信、运输的小船。这种船操控性强,中世(12世纪末至16世纪后期——译注)时被控制濑户内海的水军所使用。

供奉海上守护神的住吉神社(如今合祀于古社八幡神社)位于大崎上岛东北部的东野地区。在该神社的祭祀活动中,1827年,人们用棹传马来引领载着神轿的船只;从江户时代末期起,船只之间开始竞渡角逐,参赛水手像海盗一样展开激烈角逐;从昭和中期开始,比赛变得更像是一种体育竞技。

在鼓声的伴奏下,划桨动作整齐划一

如今,人们对棹传马进行不断改良,以便在4区对抗赛中超越对手。设计图纸是与造船工反复研究后得到的成果,也是各地区的绝密文件。划船也有诀窍。身体前倾的同时,桨呈垂直状入水,上半身随即往后仰去,同时划动船桨。据说,这需要体力和高超的技巧,因此要进行长期的共同训练。

船上共有18人,其中包括2名激励士气的男孩

在“东野住吉祭”上,4条船在4条不同赛道上进行4轮角逐,综合得分最高的地区代表队获胜。每条船上有14名水手,另有一名水手用击鼓的方式发出号令,一名船长用大桨指挥方向,船头和船尾各有一名小学生挥舞旗帜和船桨以鼓舞士气。

船长对水流的判断能力将决定比赛胜负

在折返点,竞舟要争夺内侧赛道,但如果船体相撞,就会减慢彼此的速度,被其他船只超越。因此,除装备、体能、技术和精神力外,策略也很重要。

水手们动作划一,船只快速移动,令旁观者为之痴迷。小学5年级以上的儿童可参加“儿童棹传马”比赛,以此来培养新一代水手。

在选手们互赞对方的精彩表现时,数以千计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

冲绳,丝满赛龙舟

(丝满市,农历5月4日)

现在的比赛主要使用传统渔船

冲绳使用传统渔船进行的划船比赛“Hari(爬龙)”是初夏的风物诗。每年主要在农历5月4日(2024年为6月9日)这天,在包括离岛在内的地区举行20多场比赛。在冲绳本岛最南端的丝满市,古方言称其为“Hare”。这是一项拥有600年历史的活动。

丝满赛龙舟是3个村落之间举行的对抗赛

关于该活动的起源有诸多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1400年左右,当时冲绳被称为琉球,以丝满为据点的南山王国的国王从中国引进了这一活动。据说,国王在南京求学时看到爬龙船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他便让人建造了这种船。

在琉球王国时代(1429-1879年),“Hare”成为一项全国性活动。1879年,琉球更名为冲绳县。自此,根据政府的宗教政策,“Hare”被禁止,陷入存亡危机。尽管如此,岛民们还是将小船装上车轮继续跑下去,将这项活动守护了近百年,直到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1975年)时才被解禁,重振雄风。

临近决赛日,“Hare锣”的铿锵声在当地街区回荡

来自西村、中村和新岛三个地区的共60支队伍在丝满赛龙舟中角逐总分。活动当天清晨,三个地区的代表聚集在山丘上的祭拜场所。他们与一位被称为“祝女”的女祭司一起向海神致谢,祈求生活富足、渔业丰收。

挥舞开战大旗的使命专属一个世家,当初由南山王国国王授命

仪式结束后,以山丘上升起的旗帜为标志,人们开始在丝满渔港举行“御愿Bare”。渔业合作社青年部门的成员使用可乘坐13人的传统木制渔船进行比赛,丝满赛龙舟正式拉开序幕。比赛结束后,人们在供奉氏神的大殿里献上Hare歌曲和庆祝舞蹈“Kachashi”。

人们挥舞着船桨,载歌载舞

青年组、初中组和职场组的对抗赛在渔港相继举行。知名的“Kannukase(翻船比赛)”是一项不同寻常的比赛,参赛者在比赛中故意弄翻船只,露出船底,然后扶正船身,将船里的水放干后,再重新开始划船。

翻船比赛同时也是一种渔船事故演练

中场休息时,少女们在渔船上伴随着冲绳民谣翩翩起舞

总决赛“Agaisubu”是一场高手汇聚的巅峰对决,也是背负着各地区名誉的高光之战。环港3圈,赛道总长达2150米。3支队伍的实力不相上下,你追我赶,展开激烈的角逐。获胜的地区会全体起舞,用笑脸为比赛画上句号。

最后,人们跳起“Kachashi”,为活动增添欢乐气氛

※文中所列的赛会时间均基于往年日程

图片:芳贺Library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