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13人对阵北大8人:同样是名校,为什么CBA更爱清华大学出品?

2025-11-16 12:36:30
CBA选秀十年回顾:大学生球员逐渐崭露头角,清华大学成最大赢家 2025年CBA选秀大会将于7月26日在青岛举行,标志着这一盛事已经走过了整整十...

CBA选秀十年回顾:大学生球员逐渐崭露头角,清华大学成最大赢家

2025年CBA选秀大会将于7月26日在青岛举行,标志着这一盛事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回首过去的十年,从最初的“走过场”,选秀已逐渐发展成为各支球队核心力量的补强渠道,而大学生球员(CUBAL)则成为选秀中的主要力量之一。

截至2024-2025赛季,CBA通过选秀累计选中了84名大学生球员,几乎占到选秀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也表明大学生篮球联赛已成为CBA挖掘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诸多高校中,清华大学无疑是CBA选秀的大赢家。过去十年,该校共培养出13名球员进入CBA,遥遥领先其他院校。清华的球员以扎实的基本功和聪明的比赛头脑为特点,在CBA的舞台上展现出不俗的表现。比如,2022年的状元王岚嵚和2023年的五号秀邹阳,二人都已成为各自球队的核心成员。今年,清华中锋杨曦皓则是被视为状元热门,如果他能够如愿中选,清华将接连四年有球员进入前五顺位,这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其“CBA黄埔军校”的地位。

紧随其后的是厦门大学和北京大学,前者培养了9名球员,后者则有8名。在厦大,球员们一般以实用型为主,像今年的探花秀吴超,虽然明星气质没有清华球员那么明显,但他在CBA中凭借出色的适应能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北京大学过去凭借王少杰、祝铭震等球员在CBA中风头强劲,不过近年来其人才输送明显放缓,尤其是2024年的选秀中只有一名球员入选,有些后劲不足的感觉。

在过去的十年中,CBA球队对待大学生球员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早期,很多球队常常把选秀权当作交易筹码,甚至有些球队选择弃权。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俱乐部意识到了选秀的重要性,像福建、山东等球队已经将大学生球员视作重建的关键部分。例如,福建队今年获得了状元签,目标直指清华的杨曦皓,而山东队去年在选中北体大后卫谢智杰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也如此希望在选秀中有所斩获。

然而,大学生球员在CBA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一些顶尖球员如陈盈骏(2017年状元)获得了高额合同,但也有像方君磊(2015年状元)一样,仅打了一场比赛便选择退役的例子。总体来说,体能和对抗水平仍然是大学生球员的短板。新秀鲁骜曾表示,CBA的比赛强度远超CUBAL,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适应。

随着CBA青训成本的上升,选秀的性价比优势开始显露。2024年选秀大会,共有9个选秀权被交易,12支球队参与其中,这一现象创下了历史新高。像宁波富邦这样的弱队,通过选秀可以积累年轻人才;而强队如浙江广厦则更倾向于利用选秀权交换即战力,去年他们用四号签选中台湾后卫林秉圣,从而增强了后场的深度。

经过十年的选秀过程,CBA的大学生球员已经从边缘角色成长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CUBAL水平的提升和CBA球队更为重视选秀大会,这一盛事的地位只会愈发显著。但能否真正孕育出下一个“郭艾伦级”的球星,还需看各俱乐部如何培养这些来自校园的潜力股。毕竟,选秀只是一个起点,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